2021年“软件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学科方向
本学位点在软件工程技术、面向智能检测与识别领域的软件工程和面向物联网的软件工程3个方向展开研究并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1)软件工程技术。本方向在大型复杂软件开发方法及相应的支撑平台、软件分析与测试的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形成特色,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大型复杂软件设计方法,设计服务定义的接口和契约,实现软件模块间的解耦。2)研究IMA平台下机载软件测试新方法,研究单元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和集成测试线索自动生成的策略和方法3)研究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以模型协同仿真设计为中心,实现模型执行流程控制的测试验证平台,对模型节点执行过程及不同模型间协同仿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全方位测试和验证。
(2)面向智能检测与识别领域的软件工程。本方向在智能检测与识别的领域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形成特色,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序列图像特征检测与匹配方法,提出了物体棱线线流场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三维物体运动估计与重建模型,并构造了机动目标识别与检测系统的领域模型。2)研究由二维图像序列重建三维图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及三维信息在视频编码的应用,设计了结合2D图像和3D点云数据三维重建模型及大规模图像融合和拼接的领域模型,并应用于“月球巡视器形貌探测地面实验系统”。3)研究复杂场景非接触式多种模态的生物特征(掌纹、虹膜等)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等技术,构建了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模型。4)基于稀疏语义分析,研究大规模视频分析、图像分类和检索算法,构建了监控视频和检索系统的领域模型。
(3)面向物联网领域的软件工程。本方向在物联网领域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形成特色,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高可靠无线传感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构建高可靠链路质量模型以及连通性监控模型和策略,并完成异构数据采集、融合、分析等工作。2)研究事件驱动的无线CPS实时消息调度与并行优化问题,构建了消息并行图模型,建立了基于软总线的领域体系结构。3)研究射频层析成像中的影像重构和测量优化问题,构建了距离相关的信号衰落模型,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的自适应增量采样的智能感知体系结构。
2、学科特色
本学位点依托南昌航空大学的航空特色,一直致力于将人才培养与服务航空、国防领域结合起来。本学位点联合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631所)成功申报“十二五”国防基础预研重点项目“某嵌入式系统测试与验证技术”;承担军委装备发展部技术基础项目:“复杂软件共因失效防御技术研究”;承担航天六院委托项目:“珠架喷管跟随特性测试系统”;承担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15所)委托项目:“面向模型协同仿真的流程测试验证工具”等。通过上述项目研究工作,提高了服务航空、国防的能力,进一步夯实了本学位点的航空、国防特色。
本学位点利用自身在软件设计、研发方面的优势,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结合起来。本学位点承担北京水利水电科学院委托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运行集散控制软件平台”,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输水做出了贡献;承担了江西省科技厅03专项:“基于NB-IOT的钢化玻璃绝缘子智能制造设计与实现”,为江西省电瓷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做了先行示范;联合多家单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监测数字综合平台研究与应用”课题,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并推动江西省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3、学科优势
本软件工程学科的优势在于:
(1)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复杂软件的开发与测试。1)新一代飞机综合航电系统软件测试与验证技术,率先开展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2)研发固体火箭发动机珠架喷管跟随特性测试系统,解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珠架喷管跟随特性的测试模拟等问题。3)研发空地攻击单兵引导系统,提升陆战、海战作战火力。
(2)面向物联网领域的软件工程技术创新应用。1)为本地政府开发基于物联网的江西省重要河湖水质监测系统,实现了持续、实时、在线监测赣江和鄱阳湖的水质情况。2)为本土企业设计玻璃绝缘子生产线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提升良品率。
(3)面向智能检测与识别领域的软件工程创新应用。1)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和面向移动终端的掌纹认证技术推广了生物特征识别的应用范围,形成了明显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2)研究了复杂场景目标检测、跟踪与跟踪,在多个技术挑战中取得突破。3)计算机视觉的多空间映射关系研究及应用,通过多种优化技术,形成快速高精度和鲁棒的自适应匹配、配准和分割技术。
二、2021年度学位点建设情况
1、年度招生
学院举办了“软件学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讲会”,并赴武汉城市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萍乡学院、新余学院等院校开展招生宣讲。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第一志愿报名193人,上国家线考生82人,录取硕士研究生63人,其中接收推免研究生2人,生源分布在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内蒙古、上海等全国各省市,第一志愿报名、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2、年度培养
在培养计划制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答辩等各个环节,对研究生的过程管理不断优化。本年度,研究生获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项、学校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5项;研究生结题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学校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5项;研究生获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发表SCI、EI收录等学术论文47篇,获全国性B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8项、省部级奖励10项。
3、年度毕业
本学科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企业走访、岗位推荐、精准帮扶,实现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100%一次性就业,其中43%的毕业生进入中航工业、中国航发、小米通讯、同花顺、建设银行、中国人寿、南昌市公安局、安庆市审计局、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航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工作,在江西境内就业的毕业生占比13.33%,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技术高质量人才。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学位点总结最近几年在航空特色发展和产学研用结合方面的教学成果,获批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使命担当、团队聚力、产学协同--高层次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本学位点申报江西省研究生教改课题1项:“科研课题导向的研究生协作学习激励与评价机制研究”,申报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项:“机器学习”。
四、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与分析
在近几年的招生工作中,省外考生不断增加,一志愿报名人数不断攀升,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生源结构持续改善,在2021年实现了第一志愿考生录满了招生名额。在就业工作中,实现2021届毕业生100%一次性就业,43%的毕业生进入国企、高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项目申报等方面分别达到了27%、33%、45%的大幅增长,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还存在研究生优质课程较少、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多、航空特色还不够突出等问题。
五、改进计划
1、持续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并适当调整研究生的课程结构。针对学位点目前省级以上研究生优质课程和研究生精品课程不足等问题,学位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该在资源投入、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与课程建设一定支持,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建设期,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研究生优质课程(学术型),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并根据业界情况动态调整研究生课程结构。
2、培养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针对学位点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较少的问题,通过导师指导和政策引导两方面来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学位点首先应该在导师中间统一思想,发表学术论文重质不重量,明确要求导师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其次在政策方面,学位点应该在助学金评定、国家奖学金评选、研究生评优评先、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等评选活动重新制定评分细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优先评选的绿色通道,突出质的因素,降低量的作用。通过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培养学生较高的科研素养,也能更高质量的建设学位点,提高学位点在国内外的学术声誉。
3、强化航空特色研究。针对学位点科学研究中航空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该强化航空特色研究。目前学位点有3个科研方向,但是航空特色研究不鲜明,没有完全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学位点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应该积极将自身的科研方向和航空领域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解决航空领域相关的科学问题。学位点应该在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申报航空科学基金、航天创新基金、航天科工联合基金等航空航天基金项目,强化学位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特色,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