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小道承壮志 凌云志报家国
7月15日,南昌航空大学凌云班学子在辅导员邹怡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小平小道纪念馆,当凌云班的旗帜拂过那条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小路,当 “航空报国,追求卓越” 的誓言与历史对话,当年轻的目光掠过泛黄的手稿与斑驳的工作台,一段特殊的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化作可感可触的温度 。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陈列馆的光影里、铜像的凝视中、车间的旧物间缓缓展开,让航空报国的信念与追求卓越的决心,在伟人精神的滋养下愈发坚定。
走进陈列馆,玻璃展柜里的手稿字迹遒劲,仿佛能看见灯下伏案的身影;墙上的影像资料流转,将那段岁月的片段娓娓道来。同学们屏息聆听,从字里行间读懂一位老人在困境中的思考,从历史细节里触摸一个民族在转折处的脉搏。而 “丰收-27”拖拉机静静伫立在展厅,锈迹斑斑的车身藏着故事:它曾是伟人劳动的伙伴,也是一个时代奋斗的注脚。这些 “会说话”的展品,让遥远的历史变得具象而鲜活。
小平车间里,老式机床与工作台静立如昨,同学们似见伟人劳作身影,艰苦中淬炼的坚韧深深震撼着胸怀航空志的心灵;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草木葱茏间,伟人每日往返的足迹里藏着对国家未来的谋划,缓步读展板,方懂伟大在于平凡日子里从未停歇的真理求索。
铜像广场上,阳光洒在邓小平同志的铜像上,目光坚定而温和。全体同学列队肃立,注目礼里有凌云班学子特有的崇敬,更有对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的深深感念。鲜红的条幅在风中舒展,“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的字样,是此刻最真挚的心声。
一个人的坚守可以照亮一个时代,一群人的奋斗能够改变一个国家。而这份精神的火种,终将在凌云班学子手中,融入航空报国的征程,燃成更亮的光。
(一审:闵宇曦 二审:李薛君 终审:江宏龙)